控系统作为财经领域用户覆盖最广的系统,成为财务数字化建设的一扇窗口。 随着企业费用管控思路和系统建设方案的不断进步,我们可以看到费控系统也出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:
一、费用管控一体化,追求整体提效
为了提升费用管控效率,企业越来越注重业务流程的整体优化,而不是只关注单一系统或环节的提升。传统事后的财务审核管控不断前移至事前、事中,并在事后运用数据分析和风控模型实现多维度的合规检查。 具体方案包括:
1.预算管控贯穿费用申请、消费支出、事后报账的全流程,实现闭环;
2.费用标准控制不仅在报账单审核环节,前置到员工消费支出环节;
3.采购付款的三单匹配(订单、收货单、发票)前置到采购流程中,不匹配的无法申请付款,流程控制取代财务审核;
4.报账单据提交环节就进行合规性、逻辑性的校验,系统预审;
5.通过多渠道数据比对、交易快照等手段,可实现智能识别风险费用,使审计监督更加有力。
二、员工消费在线化,由对私转向对公
由对私转向对公 通过消费与费控模块的深度融合,不断追求减少个人报销。 主要是将个人垫资支出的场景纳入企业内部消费平台,避免员工垫资,进而统一对公结算,规避员工开票报销行为。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差旅场景,依赖TMC(差旅管理公司,如携程商旅)资源,实现出差无需垫资,这已经是行业内较为普遍的做法。同时,传统TMC也在不断拓展餐饮、会务、因私出行、福利、快递、商城等场景,期待企业非生产性消费场景能够被全面覆盖。
三、系统运营互联网化,注重用户体验
既然费控系统是企业内人员参与度最高的财务系统,那么它自然兼具B端+C端系统的特性,需要尤其注重用户体验的提升。
比如移动端的应用、填单的简化、审批的便捷、登录及修改密码的自主性等。AI在费控系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,但其在人机交互方面已经展现出巨大的价值。
四、产品覆盖全球化,适配中企出海
为了适配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与中企出海热潮,各家费控厂商也在致力于提升“全球费控能力”。
比如数据安全与合规(欧洲GDPR、美国14117行政令等法规遵从)、多语言、多会计准则、多币种与汇率、本地化服务支持、适配当地法规、文化和用户习惯的功能改造等。
